玻璃纖維池窯用耐火材料國產化問題已基本解決,國產耐火材料的主要技術性能*可與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相媲美,為今后幾年中國玻璃纖維池窯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打通了“瓶頸”。
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國玻纖池窯用耐火材料國產化推廣研討會上獲得的信息。 格局重組:新貴族VS老 玻璃纖維池窯拉絲工藝技術是玻纖工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也是提高玻纖產品檔次及技術含量的途徑。而玻纖池窯用耐火材料的生產技術又始終是玻纖生產工藝,特別是池窯拉絲生產工藝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對生產線投資水平及拉絲生產技術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玻纖池窯實現高產、低能耗、長壽齡的基礎。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對適應玻纖生產要求的耐火材料的研究,但進展一直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發(fā)展池窯拉絲生產技術后的一段時間里,耐火材料一直只能依賴進口。池窯用耐火材料的生產技術始終由美國科哈特及德國VGT兩家世界(查看地圖)級大公司所壟斷。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玻纖工業(yè)的發(fā)展。
1990年6月,我國*條無堿池窯拉絲生產線在珠海經濟特區(qū)玻璃纖維企業(yè)有限公司(簡稱珠海玻纖公司)投產,但池窯拉絲生產線只能全套引進日本技術,主要設備包括窯爐及其耐火材料全部需進口。這使得投資成本非常大,再加上受外國公司的技術限制,此后一段時間,國內無堿玻纖池窯的發(fā)展基本無進展。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仍只有“珠海玻纖”一家公司具有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且生產規(guī)模很小。
通過“八五”技術攻關,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簡稱南京玻纖院)攻克了池窯拉絲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的國產化問題,由此推動了池窯拉絲生產技術的國產化進程。 但池窯用耐火材料作為技術難題之一,未能被列入“八五”攻關內容,這也成為全國玻纖行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一塊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就出現了小型玻纖池窯拉絲單元窯,日產量僅幾噸,由于窯爐使用的耐火材料質量差,窯齡僅有幾個月。
隨著世界玻纖工業(yè)和耐火材料的發(fā)展,60年代,無堿玻璃單元窯爐齡已提高到4~5年;70年代,世界上出現了大型池窯,爐齡可達6~7年。這還要慶幸用等靜壓法生產的致密鋯磚和氧化鉻磚等高性能耐火材料的研發(fā)成功。也就是說,具有高技術性能指標的耐火材料是提高玻纖池窯爐齡的關鍵所在。很明顯,誰把持住了耐火材料中的市場,誰就能輕而易舉地抱金摟銀。終于,在科哈特和VGT兩家老主唱市場多年后,1994年,廣州市嶺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嶺南公司)打破了以往市場格局的壟斷堅冰,在有關科研院所的協(xié)助下,相繼推出了可*替代進口耐火材料的標準鋯磚、致密鋯磚及氧化鉻磚等耐火材料,為國內無堿玻纖池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新出爐”的廣州嶺南公司也憑其精英產品,迅速確立了可生產高性能耐火材料的*三位。
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一定要用戶認可才有其效,尤其是材料工業(yè)。廣州嶺南公司的耐火材料剛一亮相,重慶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就做了*個吃螃蟹的人,1996年點火投產的3000噸/年玻纖池窯,在全國玻纖池窯企業(yè)中采用了廣州嶺南公司生產的耐火材料,2000年年底,公司的*座5000噸/年池窯及2001年擴建的3000噸改為5000噸窯爐的耐火材料全部國產化;本公司2萬噸/年的第三座玻纖池窯全部采用國產耐火材料;重慶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在使用嶺南耐火材料的窯爐5年運行正常的情況下,決定將目前在建的大的(3萬噸/年)玻纖池窯上全部采用國產耐火材料;珠海玻纖公司在其進行的窯爐冷修擴建中也改變了以往全部選用進口耐火材料的做法,不僅在非關鍵部位,而且在關鍵部位也使用了國產耐火材料。